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昆明地铁最新线路图-路线图、时刻表、运营时间、规划全图、交通图-昆明地铁网

热门关键词:

北京地铁6号线用上智能设备可自动检测、处理接触网异常磨损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发布时间:2025-03-21

  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在采取接触网供电的地铁线路上,随着列车持续运行,接触网表面易出现磨损,需要对磨损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并视情况进行打磨处理。近期,北京地铁6号线用上了自主研发的智能设备,可自动检测与处理刚性接触网异常磨损。

  工作人员操作平板电脑控制“刚性接触网异常磨损检测与自动处理装置”对接触线表面进行打磨。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记者从北京地铁公司了解到,为进一步提升地铁列车供电系统运行稳定性,由北京地铁供电专业技术人员自主研发的“刚性接触网异常磨损检测与自动处理装置”在北京地铁6号线投入使用。经过三个月的试运行,该装置有效改善了弓网关系,接触磨耗降低10%,受电弓寿命延长10%,试运行效果良好。

  地铁6号线采取接触网供电模式,随着列车持续运行,受电弓与接触网滑动接触,接触线表面易出现磨损,磨损异常时会影响供电系统平稳性。因此,需对磨损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并视情况进行打磨处理。自2023年1月起,北京地铁启动研发刚性接触网磨损情况检测与自动打磨处理装置。经过持续技术攻关,研制出可以沿接触网汇流排移动,检测、分析接触网磨损情况,并有针对性进行自动打磨的作业装置。

  3月20日,记者在地铁6号线五里桥车辆段看到,这部新投用的设备体积小巧,安装后可以轻松附着在接触网上。

  “除了振动摩擦会造成接触线表面出现磨耗外,温湿度也是影响因素。”据北京地铁供电分公司接触网项目部运检师、二级工匠潘二保介绍,刚性接触网异常磨损检测与自动处理装置材料为铝合金材质,为方便测量使用,该装置采用空中作业、地面操控方式进行异常磨损检测与处理任务。装置主体以悬挂方式置于接触网汇流排上,沿汇流排移动并进行实时检测与智能分析;结合分析结果对异常磨损进行及时打磨处理,完成修复任务。装置主体在进行空中作业时,地面人员通过手持平板进行状态查看与操控。

  原先,人工视觉观察受光线等因素影响,新设备通过信息采集及分析算法对异常磨损进行识别与判断,辨析精度有很大提升。

  使用新设备后,打磨效果也更好。人工打磨作业需要操作人员利用刮刀在磨耗位置进行处理,用力不当有加深磨损的风险,新设备采用百洁布打磨轮操作,实现“恰到好处”地处理。

  北京地铁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如使用原先的打磨方式,一座车站上下行约400米的打磨区段,需要夜间3小时、8名作业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应用新设备后,仅需一人在地面监测设备运营状态及作业进度即可。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