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多月前,来自西藏自治区拉孜县人民法院的白玛曲珍与旦木真加布怀着满腔热情和期待,来到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跟案学习。 拉孜平均海拔4050米,再往西南走180多公里就是珠穆朗玛峰,上海平均海拔2.19米,不远处就是长江入海口。 曲珍在拉孜法院政治部工作,这次跟案学习,她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民事审判庭。这是杨浦区法院最忙、案子最多的庭室之一。 加布是执行战线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拉孜法院执行局工作。这次跟案学习,他还是选择了自己钟情的执行局。 “工作节奏快”“案件量大”,谈起对跟案学习部门的初印象,曲珍和加布给出了同样的答案:“虽然拉孜的案件量也挺多的,但跟这里不能比。” “办案中,法官们很注重查询最新的司法解释,会深入剖析法条背后的法理,每年还会结合实务撰写发表调研论文,而我们可能更多时候就只是理解法条的字面含义。” “案件的排期、繁简分流的分案方式都很科学,还有智能化的案件管理系统、便捷的电子送达等,都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 “很多案子在西藏法院从来没有遇到过,从书记员到法官,大家的水平都很高,能很快找到案件的争议焦点,审理思路也很清晰。” 回家了,两位干警很高兴。更高兴的,是拉孜法院的院领导。院党组第一时间找他们谈心谈话,着急看看这次他们带回了哪些“好东西”。 曲珍带回了民事审判庭专业法官会议登记表等文书样式,加布带回了涉执矛盾前端化解的全套模板。这些都可以直接迅速地运用到实践中。 对于一些先进的司法理念、系统的体制机制,院党组也已经在认真研究,看看如何结合拉孜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借鉴吸收。 今年是杨浦区法院开展对口援助拉孜法院的第六个年头。几年来,一批又一批藏区干警带着期许来到上海,又背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家乡,就如同一年又一年的格桑花,如期绽放。 今年7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组织了一场“Citywalk”,在上海法院跟案跟班学习的西藏、新疆干警都参加了此次活动。 来自西藏萨迦县人民法院的次旦多吉、日喀则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索央;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人民法院的苟双瑜、阿勒泰市人民法院的阿力哈甫·再努拉…… 他们将在这座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的城市,好好学习本领,汲取营养。几个月后,他们也会载满行囊,回到西藏、回到新疆,像曲珍和加布一样,把“好东西”带回到他们来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