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父母,需要操心的事太多了。二三十岁的父母可能主要操心的还是自己的工作、孩子的成长,但父母一旦快到40岁,就不得不忧心自己的养老问题了。为什么?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其实是一直下降的,也就是说赚钱少了,不趁着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多为晚年考虑,等线来岁快退休,恐怕段时间内想攒够养老钱也是不易。 不过,攒养老钱也不只是攒够多少数量就行。想要安度晚年,父母至少得存够三份钱,看看你都做到没。 到了老年,什么花销最大呢?当然是医疗花销。随着年龄增大,身体上的小毛病大毛病就慢慢显现出来了。腿疼腰疼血压高这些还算是小毛病,日常取点药调理着还能过得去,可一旦有了大病,需要住院半月一月的,那开销就大了。 因此,人到晚年,用于疾病支出的钱不能少。当然,这类钱存多少才算够也没个准数。但我建议最好能在中年时期买好保险,像医疗险、重疾险、防癌险之类的都可考虑,因为一旦中招,花掉的可能是半辈子的积蓄。 此外,为了健康支出所花的钱还包括:用于健身、运动的钱;用于补充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的钱;以及用于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回归健康饮食的钱。永远记住,在健康上的投资其实是必须的,也是需要尽早有这个意识的。 很多人觉得自己有退休金,等老了退休了,每月固定领退休金即可,其实不然。随着物价上涨,二三十年后的退休金到底能保证什么样的生活质量,谁也无法说得准。想要未雨绸缪,最好的办法是在退休金之外再多一些积蓄,这样起码可以让自己心里踏实,更好地享受生活。 父母可以预计一下自己的理想寿命,如果是退休后30年,那么觉得每年花多少生活费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再精确到每月开销。这样一来,需要存多少钱就有个大概的数了。 除了以上两份钱外,想要晚年过得幸福、惬意,就要有用于提高生活享受的钱。比如哪天突然想去一个地方旅游了,或者要去看一位好友,或者想体验什么新奇项目,想给自己买个什么高科技仪器之类,就可以用这份“活”钱。 毕竟我们费尽心思为晚年提前做准备,是为了让晚年过得舒服、有尊严,而不只是能够维持温饱和一般生活地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