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地轩 记者 刘伟娟)南京市民期盼已久的地铁5号线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地铁获悉,地铁5号线首列车近日在大校场车辆段“闪亮登场”,鹅黄色的车身,让人看了十分温馨。目前,5号线建设也在不断提速。 地铁5号线是南北方向的地铁骨干线,线路南起吉印大道站,途经江宁区、秦淮区、鼓楼区,止于方家营站。线座车站,全部为地下站,其中14座车站为换乘车站,堪称“换乘王”。5号线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南京轨道交通骨干线网,方便市民出行。 当5号线列车首次亮相,南京地铁5号线标项目技术主管邵博十分激动:“当首列车迎着朝阳、踏着晚霞在车辆段轨道上试行驶时,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邵博来自甘肃兰州,2016年起参与大校场车辆段的前期勘测工作。自2017年在大校场车辆段砸下第一锤子开始,他见证了大校场车辆段的从无到有。从荒滩到库房,这期间他们克服了一系列重难点:车辆段的修建涵盖站场、路基、结构、装修等工程,项目繁多,工作内容繁杂;各单体内的多个系统紧密相关,专业接口复杂、施工协调配合管理工作量大等。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5号线列车的“家”就在大校场车辆段。大校场车辆段位于南部新城内绕城高速与京沪高铁夹心地块,总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由停车列检库、联合检修库等14个单体组成。作为南京地铁5号线定修车辆段,大校场车辆段承担全线配属车辆的定修、临修和该段配属车辆的接车、调试、停放、运用整备、清扫洗刷和双周三月检任务。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地铁5号线已经进入设备安装和车站装修阶段。“我们3月6日就进场开始临水,临电临边施工。吉印大道站是换乘站,我们入场后一直注意施工的各项工作。”中铁十一局南京地铁5号线工程车站设备安装与装修工程项目副经理蒋波说。 吉印大道站作为换乘站,机电管线种类多,综合布置要求高。依靠传统的作业方式与技术手段,项目实施难度大,风险系数高。因此,吉印大道站创新采用了高技术水平的BIM技术,结合信息系统,云计算等技术手段,保证了项目高效率,高质量的运转。目前已建立了吉印大道站的车站管线BIM模型和漫游视频,过程中优化了许多管线碰撞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