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学府里能成为天花板,抛开地铁和学区来看,它是次新盘还很安静南向可望江超级加分,买家会拿它与三溪几个中年盘比较。 如果拿挂盘破6万的保利学府里,富姨华庭附近都是产业,万科附近都是楼盘,前者输了后者地铁,后者地理位置又被前者碾压。 超过4万的价格地铁早已无溢价,3号线番禺大石直达珠江新城才16分钟,早上进地铁需要排队,因此附近房价一直僵着。 反过来看也是5号文冲也是直达珠江新城30分钟,附近未来旧改交楼住户增多,进地铁会比大石还更加拥挤。 未来保利学府也会遇到同样问题,上地铁拥堵延缓通勤,再加上黄埔东路早晚拥堵,通勤市区会变得苦不堪言。 文冲地铁和自驾通勤珠江新城完全可以参考更便捷的番禺大石范围,因为老黄埔买家均为市区买家,他们血液里流淌着地铁基因。 怪我们大广州是个单中心城市,早上大家准时从四面八方涌入市区,傍晚又准时从市区分流向远郊,再远西佛山、北至清远、南至东莞。 地铁对远郊业主而言是噩梦,早早起床边吃早餐边赶路,还要卡点进站和上车,怕抢不到座自带折叠小板凳,调个闹钟能眯一会已经很满足啦。 广州人对楼盘到地铁距离也有极致追求,地铁口最好就在自家电梯出口。甚至还有鄙视链,谁近地铁谁骄傲,500米嘲笑1000米的,1000米嘲笑1500米的不是地铁盘。 地铁是买房文化的一部分,这是老们搞出来的文化,他们是最早在市区生活的人,也是最早适应公共交通工具的人,这既省钱又便捷。 远郊地铁是服务于房地产,近郊地铁才是服务市区外溢,同为地铁却有着不同使命,买房人心中它是唯一的通勤方式。 信息泛滥的时代提升认知反而更难,互联网时信息源指数倍增长,信息渠道也日益复杂,自媒体时代使信息变成了双向的,人都为了自己利益会扭曲事实。 网上所看到的地铁信息全是开发商在宣传,要么投软文,要么打广告,就是要强化地铁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恰好我们又是从众心理,买房你有的我也必须要,你不会买的我也不会买,目的是想让我们完全丧失判断力。 |